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1
编号:13518320
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发育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0~6岁儿童的临床资料, 对所有儿童进行儿童心理发育量表评价, 根据量表中的言语能评分分为迟缓组(若言语能评分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则评为语言发育迟缓, 12例)和非迟缓组(6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因素。比较迟缓组和非迟缓组儿童心理发育量表评分。结果 迟缓组与非迟缓组大运动、精细、社会及适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迟缓组语言评分(69.79±13.94)分明显低于非迟缓组的(92.91±12.7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缓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家族史、母亲文化水平与非迟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迟缓组男性、早产、家长交流较少情况的比例高于非迟缓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男性、早产以及家长交流较少是影响语言发育迟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男性、早产以及家长交流较少是影响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 临床工作者可针对此类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通过加强孕期保健及与儿童的沟通以避免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

    【关键词】 小儿语言发育迟缓;发育商;儿童心理发育量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1.032

    小儿语言发育迟缓主要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小儿无法在语言发育期达到与正常儿童同样的语言理解及表达水平, 以落后于儿童的实际年龄为主要表现[1]。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小儿语言发育迟缓主要是因各类疾病功能失调引起, 也被当做是个体发育迟缓的第二表现[2]。近年来有关研究报道中指出, 引起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最常见因素为听力障碍, 同时也有易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的其他因素, 若未能对此给予早期发现及干预治疗, 不仅容易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学习及理解能力带来较大的影响, 同时也会降低儿童日后的社会生存适应能力[3]。因此, 探讨影响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因素至关重要。现本文对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发育商的相关性展开研究,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7月本院77例0~6岁儿童的临床资料, 对所有儿童进行儿童心理发育量表评价[4], 根据量表中的言语能评分分为迟缓组(若言语能评分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则评为语言发育迟缓, 12例)和非迟缓组(65例)。纳入标准:诊断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进行儿科检查未见外耳畸形, 对正常的声音分贝存在反应;临床资料完整;全部儿童家属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患儿、合并广泛性发育障碍性患儿、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患儿、存在严重外伤性疾病患儿。本次试验符合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标准。

    1. 2 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包括性别、出生体重、出生胎龄、分娩方式、家族史、母亲文化水平及家长交流情况。儿童心理发育量表共包括了5个维度, 分别为大运动、精细、语言、社会, 适应, 若言语能评分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则评为语言发育迟缓。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语言发育迟缓的因素。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儿童心理发育量表评分比较 迟缓组与非迟缓组大运动、精细、社会及适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迟缓组语言评分(69.79±13.94)分明显低于非迟缓组的(92.91±12.75)分, 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单因素分析 迟缓组不同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家族史、母亲文化水平与非迟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迟缓组男性、早产、家长交流较少情况的比例高于非迟缓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男性、早产以及家长交流较少是影响语言发育迟缓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 儿童语言障碍已经成为了当今儿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类难题, 并引起了诸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所谓语言发育障碍主要是指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上存在的障碍, 未能达到与实际年龄平齐的发展水平, 在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着诸多的隐患, 长此以往及其易对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带来较大的影响[5]。经过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发现, 0~6岁儿童若需要具备正常的语言功能需要包含以下条件[6, 7]:①具有正常的听觉及视觉;②具有正常解剖结构的发音器官;③具备健全的大脑语言中枢以及神经通路;④具有着正常的精神状态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 男性、早产以及家长交流较少可作为影响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高危因素(P<0.05)。其中在对性别进行研究时发现, 男性相比于女性儿童来说更容易出现较高的语言发育迟缓情况, 但关于此结果尚未研究出准确的诱发机制。另外, 早产可作为影响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高危因素, 原因是对于早产儿约有将近10%~20%的个体存在着不同程度及类型的伤残, 其中最为重要的即为脑性瘫痪, 而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约有将近25%~50%的患儿容易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认知及行为缺陷及障碍, 这也就增加了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率[8, 9]。此外, 若家长交流较少同样可引起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 原因是家长作为儿童学习及沟通的重要模仿对象, 若家长与儿童的交流及沟通较少, 则容易导致儿童缺乏正常的语言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情况的出现[10]。因此, 临床工作者需要对这三点高危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 http://www.100md.com(孔琦 杨颖 李润洁)
1 2下一页